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Historical heritage 历史古迹.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Historical heritage 历史古迹.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July 17, 2019

Fraser's Hill



Fraser's Hill is named after Louis James Fraser, a Scotsman who prospected for gold in Australia but eventually struck tin here instead in the 1890s. Employing Chinese miners to do the hard work for him and earning his keep by operating mule trains down the mountain, Fraser set up opium and gambling dens to increase his profits, which may hav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his subsequent mysterious disappearance. 

The tin ran out in 1913, but the lush valley within was rediscovered as a colonial hill resort that, thanks to its 1524 m elevation, enjoys considerably cooler temperatures than Kuala Lumpur. By 1922 a road had been cut through the mountains to the valley, which soon sprouted bungalows and even one of Malaya's first golf courses.

Not much has changed since, and Fraser's Hill retains a wonderfully weird mixed-up character, where locals eat curries off banana leaves in a English cottage next to a golf course while the call to prayer sounds from the mosque.

~wikitravel~

Monday, June 13, 2016

文德甲火车桥打造景点

文德甲火车桥打造景点‧林春全:將向市会反映

针对文德甲火车桥被建议打造成文德甲一个歷史文物景点区,马华淡马鲁市议员林春全將向淡马鲁市议会作出反映。



在英殖民时代和日治时代已经建立的文德甲火车桥,深具歷史价值。(图:星洲日报)

林春全说,如何將文德甲火车桥打造成文德甲歷史文物景点区的计划,需要从长计议,地方政府需要擬定一份良好的计划书去落实。

“如在文德甲火车桥旁进行美化工作,拨款建立一个有关的景点歷史文物介绍室或景点站,由专人管理等等措施,都需要先计划好。”

他是针对文德甲火车桥被当地华社建议,是否能够打造为一个区域歷史文物景点区一事,接受本报访问作出上述回应。

陈德隆:文德甲具旅游潜能

另一方面,淡属贩商公会和淡属华团领袖昨午前往勘察深具歷史背景的火车桥,准备向政府建议设立一座观景平台,打造旅游景点。

淡属贩商公会会长董则坤和淡属华团副会长陈德隆说,文德甲深具旅游潜能,歷史悠久的文德甲火车站,可发展为出色的观光景点。

他们也將建议当局在平台附近置放一个火车头,以增强旅游氛围,添加吸引力。

“此桥横跨文德甲著名的斯曼丹河,附近为火车站和著名小食中心,如將周遭野草清除,增设围栏保护旅客的安全,將大大的增强本区旅游业。”

(星洲日报‧东海岸)

Wednesday, June 1, 2016

林明嘉年华会‧9至18月16日举行

林明嘉年华会‧9至18月16日举行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林明的歷史和文化,林明州议员苏海米联合彭亨关丹志愿福利及社会组织配合马来西亚日庆典,於9月16至18日一连3天,在林明小镇主办慈善、文化遗產及农业嘉年华会,预计可吸引5万人前来。

料吸引5万人

他指出,此嘉年华会主要是对外宣传林明镇锡米文化歷史,以让来自国內外的人士都可以到林明镇观光,带到当地的经济。

“共有60个摊档开放给商家申请,不要错失良机。”

他说,这一连3天的嘉年华会共有20项节目,包括大型的韵律操、太极表演及演唱会。

“这些节目也包括传统文化节目、装饰古董脚车比赛、拔河、藤球、60年代卡拉OK赛、脚踏车竞赛、重型摩哆车展览会等。”

苏海米指出,开幕仪式定於9月17日由彭州大臣拿督斯里安南耶谷主持,闭幕则是在9月18日,当天邀请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沙比里主持。

他也指出,林明除了著名的採锡文化之外,还有景色宜人的林明山、彩虹瀑布、博物馆及吊桥等,预料嘉年华活动可以吸引来自国內外的游客。

当天将有幸运抽奖,大奖是一辆摩哆车及其他丰富奖品。

有意参与人士可以联络秘书处09-560 4319 019-960 0569或莱拉。

(星洲日报‧东海岸)

Friday, May 13, 2016

游客:林明热门景点设施差 16元走矿道不值!

游客:林明热门景点设施差 16元走矿道不值!



到来林明,当然不可错过进入林明锡矿隧道见识见识。

林明锡矿隧道是游客的焦点,惟内部设施失灵如同虚设,管理失当,造成买票入场的游客略有微言,觉得不值回票价。

同时,游客也期盼第二阶段景点改善工程尽快展开,包括短途缆车服务等,方便展开探秘之旅,感受昔日矿工之辛劳,因仅仅通过图片介绍无法有深刻真实体验。

劳动节当天,即迎来1119名游客,惟游客申诉部分设施无法有效操作,有者则暂时关闭,导致乘兴而来的游客,付了入门票,却无导游引领导览,进入隧道只走马看花绕一圈即出来,很多设施可望不可触摸,非常虚幻缥缈,不值回票价。

无论如何,也有游客对锡矿隧道之旅感到满意,深入隧道,以不同方式体验昔日矿工的毅力。

隧道湿气重 设施零件易损坏

针对游客的申诉,林明区管理组主任艾曼回应说,基于隧道内湿气重,导致电子设施零件损坏几率高,因此维修工作方面一般上快速应对。

他指出,隧道内升降机之前因维修暂时关闭,日前已修好并重新开放。

他也指出,锡矿隧道拥有超过10名导游值勤,因公假人潮多,他们将驻在隧道内显眼处,以在游客有需要时,第一时间提供咨询及协助。

“至于隧道第二阶段改善工程正等待拨款。”

根据访客纪录,从2013至2015年,两年内的总访客量逾13万1857人、今年1月至4月,累计访客逾1万1477人,劳动节假期单日突破千人访客纪录,多为家庭式或组团式游客。

另外根据收费价格表,入门票涵盖消费税后,票价分别为本地成人15令吉90仙、国外成人31令吉80仙、本地儿童及乐龄人士7令吉95仙,以及国外儿童15令吉90仙,而组团15人以上可获优惠价配套。

盼享家庭优惠价——巴生游客吴秀庄

买票走一趟锡矿隧道,一行人自己走自己做导游,另也发觉隧道内部分设施失灵无法操作,很多地方必须改善,包括调高灯光亮度,以及专业导游陪同讲解锡矿历史等。

我也建议市议会推出家庭式优惠价,吸引更多家庭式游客到来观光。若不然,一家人走趟隧道就需花费逾200令吉,有点不值得。

应展示更多史料——芙蓉游客陈文财及王金媚

首次到来林明,当然要来林明锡矿隧道见识见识。

这一趟隧道之旅,走走看看,通过隧道内的洞穴,感受昔日矿工的惊人毅力。

不过,隧道内的设施好像只能看不能动,很多地方都关闭,禁止游客一探虚实。

下一次再来林明,应该不会重游隧道,除非当局展开改善工程,增加景区卖点,那么必定会携带家人重游。<
br /> 我建议当局在林明锡矿隧道周遭展示更多锡矿历史资料,让游客了解更深,获益匪浅。

应播放轻音乐——芙蓉游客符全武

门票价不便宜,要吸引更多游客观光,当局应持续发展景点,让游客尽兴而归。

建议隧道内播放一些轻音乐,让游客心情欢悦。

加强景区卖点——槟城游客洪德安

慕名而至林明锡矿隧道,但走一趟绕一圈就出来,设施又只是可以看不能触摸,因此并无留下深刻印象。

建议当局尽速发展第二阶段改善工程,以加强景区卖点,带动林明旅游业。

下一次会偕同孩子观光,希望可以看到特别的卖点。

~南洋商报~

Thursday, April 7, 2016

华裔早年当“山老鼠”‧先贤冒死地底採矿

华裔早年当“山老鼠”‧先贤冒死地底採矿

林明由马来矿工开埠?林明老矿工站出来反驳说,华裔早在百多年前以“山老鼠”的方式,沿河而上到林明洗琉琅採矿,当时林明还是一片深山。



根据林明老矿工,华裔矿工血和汗成就林明地下矿场的辉煌。(图:星洲日报)

这群老矿工们受访时都异口同声说,林明採矿歷史绝不可能由马来矿工开始,即便在五十年代之前,马来矿工的人数也只是凤毛麟角。

巫裔维修或看守机械

他们说,早年林明矿场都是由华裔先贤冒著生命危险深入地底採矿,而马来人一般上只是担任维修或看守机械等工作。

日前关丹市议会在一场配合“钦州日”而举办的经济讲座会上,向钦州代表团解说林明採矿是从马来矿工开始,再由南来的华裔先贤及英国投资商发扬光大,引起林明老矿工们哗然。

黄文森:山老鼠先发现鍚苗

林明前矿工黄文森(80岁)说,是华裔矿工们最先发现林明蕴藏丰富鍚苗,当年居住在关丹一带的华裔先贤三五成群,带备数天的粮食,以竹筏沿河而上到林明洗琉琅。

“当时林明没有人居住,是一片大山芭,华人已经到林明的河里洗琉琅,从河里淘洗到的鍚米再由竹筏载到关丹,这些人我们称为‘山老鼠’。”vv 他说,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到林明洗鍚米,然后林明丰富的鍚苗吸引英国人来成立鍚矿公司,以机械化大量开採。

“当时,有更多南来的华人到林明採矿,林明非常兴旺,镇上都是华人,大部份是矿工,小部份是经商,杂货店、药材店、咖啡店、洋服、理发店等。”

周益仁:华裔主导林明经济

前矿工周益仁(66岁)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马来矿工数量才比较多,但是,华裔矿工依然占大多数。

他说,华裔是林明主要的人口,主导林明的经济活动,包括採矿及从商,这可以从林明镇上店屋几乎都是华裔所拥有,林明有3间主要的社团会馆建筑物,以及林明拥有两座义山证实。

“华裔矿工为林明作出的贡献,也有记载在大英博物馆歷史资料及国家档案局中,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

他补充,根据也是矿工的其先父口述,当年马来居民仅占少数,没有涉及地下採矿活动。

“据我所知,早期只有很少马来人在矿场工作,他们只是负责维修机械,但没有进入地底矿场工作。”

杨炳仁:非关丹市会所言

前矿工杨炳仁(80岁)斩钉截铁地表示,林明採矿歷史绝对不是如关丹市议会所言,由马来人所开始。

他说,林明是由华裔先贤开始採矿,当年担任带工(称为“工头”)职位者,也全都是华人。

“只有在国家独立后,才慢慢开始有比较多的马来矿工加入。但是,在这之前,马来人都只是做一些轻便的工作而已。”

他补充,林明矿场在英国公司接手后,逐渐採取机械化,但是采矿业务仍有赖熟练华人矿工。

谢兴朝:马来人从事杂工

林明鍚矿公司前雇员谢兴朝(80岁)受访时说,马来人当年在矿场里从事杂工,只做地底採矿以外的工作。

他回忆说,他於18、9岁开始在鍚矿公司的维修部工作,当时也没有多少马来同事。

“后期比较多马来人加入,但是,他们都很少很少是矿工。当年矿工工头都是华人,由工头带著矿工到地底採矿,当中可能有一、两个是马来人。”

黄亚生:华裔使用炸药开採

前矿工黄亚生(66岁)说,林明地底矿场是使用炸药进行开採,一切都是由华人操作。

他说,根据他的记忆,马来矿工只是在电房及车房从事一般低级及轻便的工作。

“英国人对华裔矿工比较有信心,放心让华裔矿工使用炸药进行开採工作,所以矿工都是华人,马来矿工很少。”

你知道吗?

根据瞭解,在英国人插足林明之前,已有华人在林明开采锡米,尤利公司是之一。英国人在1883年开始在林明开采锡苗,英国人的鍚矿公司PCCL在1910年开始上轨道。1914年至1939年该公司每年平均生產纯锡2千500公吨,1941年日军入侵前该锡矿场拥有矿工3千374名,为全盛期。

日军入侵时,林明矿场进入黑暗期並停產,隨后於1947年重开,1950年至1975年每年仍然维持產量。1950年,林明矿场拥有矿工2千247名。林明锡矿兴旺,可说是全靠冒著生命危险工作的华裔矿工。

根据记录,林明当年的商店计有:黄木生、张海泉、叶裕兴、叶玉梅、张鼎新、王世昌、公盛、泰昌、真昌、联盛、黎永兆、广济生、振垡盛、公昌、新昌、两益、万乐园、德华洋服、黎玉粦详服、同生堂药材、南岛宝號、谢仁甫洋服、义和宝吕、美韾宝號、广益、李广记、同艺、利益、艺丰、新德和、周鸿盛、璇宫、欧家园药材、陈业堂、叶盛茶室、明香茶室、裕泉香茶室、德明理髮、桃园茶室、关福茶室、泉贵宝號、潘先庭、陈佳、曾乃、裕和芳宝號、林开桃、王官福、南发宝號、黄华利宝號、新才利、文贵、广昌隆、罗东、南方宝號、温贵兴详服、瑞兴宝號、百昌堂药材、新华茶室、时兴宝號、麦逸群茶室、广州饭档、高士任、陈四杗室、蔡华麵档、永昌宝號、奇珍栈、锦合、饶占先店、永合、周根麵档、林峇盛宝號、仁和兴宝號、高宾旅店、源香宝號、成兴宝號等,商店全是由华人径营。

这些老字號商店,大部份已结业,但是部份至今还继续在林明经营,也有部份迁至关丹。

(星洲日报‧东海岸)

Monday, March 9, 2015

桥板腐蚀危及安全 林明横港吊桥禁用

桥板腐蚀危及安全 林明横港吊桥禁用



林明横港吊桥旁置放告示板, 提醒使用者勿摇荡吊桥。

毗邻林明旧吊桥甫修好,林明著名地标之一的另一座林明横港吊桥,因底层桥板严重腐蚀,基于游客及村民们安全,村委会已采取封桥措施,在维修好之前,禁止使用。

这座衔接至林明横港的吊桥有50多年历史,属关丹县属管辖,也是林明4座吊桥中,村民们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座吊桥。随着封桥措施,村民们被迫改用旧吊桥或大路出林明街场,或多或少造成不便。

去年7月,毗邻的旧吊桥因钢缆松脱倾斜封桥,在维修期间,游客改用横港吊桥过去对面港观光及购买特产等,导致使用量激增,当时村民们已有顾虑,桥身摇晃却未见定期维修,恐会加剧桥板腐蚀现象,危及使用者安全。

这座林明横港吊桥,除了是林明主要地标及景点外,同时在水灾期间,更是主要衔接交通工具。

目前,此座吊桥随着底层桥板腐蚀,每条上层桥板接口处,钉子已无法有效接合两板,甚至出现“跳板”及桥洞,构成陷阱,危及使用者,在维修之前暂不宜使用。

《南洋商报》

Tuesday, February 3, 2015

游子返乡游客度假 林明民宿新年爆满

游子返乡游客度假 林明民宿新年爆满



林明新春档期因迎来游子及游客潮, 客房订房率近乎爆满。

挥别林明水灾阴霾,距离仅三星期的农历新年带来无限商机,除了游子返乡过年,游客也趁黄金假期到来林明游玩,民宿客房订房率火红!

在去年11月份开始雨季期间,加上林明冬至大水灾,导致林明旅游业雪上加霜,近2个月陷入冬眠期,旅游业包括周边饮食业者,仅靠本地人客源苦苦支撑,而导游司机等更是“手停口停”度日。

近2个月陷冬眠

不过,随着天气放晴,林明旅游业从今年1月份起,开始从谷底爬升,而落在2月份的农历新年假期,除了迎来外地游客,也迎来游子返乡潮,林明多家民宿从年廿九起已陆续接到订单,部分民宿订单更是从初一至初三,已告爆满。

每间客房涨价10%

另外,为了应付骤增的运营成本开销,民宿业者很有默契,在这农历新春期间,每间客房调涨30令吉或10%。至于进入彩虹瀑布车队收费,则将于年初二至初八,调涨10令吉,即每人50令吉,之后将回落,直至入山准证措施落实。

民宿业者曹玮祥指出,目前农历新年初二及初三订房已满,顾客为回乡庆年的林明人及游客等。

年廿九至初四爆满——民宿业者●朱敏宾

这个农历新春假期,从年廿九起至初四的订房率已爆满。

订房者多为回乡过年的林明人,当然也不乏外地游客。

客房额外征30元———民宿负责管理人●符祥展

自水灾淡季后,这两个月以来苦苦支撑,幸好目前已陆续接到客房订单。

已陆续接到在农历新春期间的订单。

而在新春期间,为了应付暴涨的运营成本,或跟大队将于初一至初八,每间客房另额外征收30令吉。

~南洋商报~

Tuesday, August 5, 2014

封百年吊桥游客不来 林明土产店生意猛挫

封百年吊桥游客不来 林明土产店生意猛挫


林明旧吊桥倾斜不适使用, 暂时关闭, 避免游客及村民进入。

逾120年历史的林明旧吊桥因钢缆松脱变成“危桥”,关丹县属采取封桥措施,导致林明土产相关老字号生意量在开斋节旅游高峰期不起反跌,营业额同比猛挫80%。

林明旧吊桥倾斜而被封桥,一个月前被禁使用,即起立竿见影之效应,林明面及土产相关手工制作业,生意猛挫70至80%,商家喊苦。

林明旧吊桥对面港主要有三大老字号受影响,包括林明面手工制作、土产业及杂货店等。

商家指出,有另一替代吊桥也可通往对面横港,惟需步行至少10分钟才能到店铺,不少游客嫌远却步,仅在第二吊桥拍拍照就离去。而这吊桥同样经历岁月洗礼,桥板有腐化现象,又呈垂型,人多即摇晃不已,恐危及游客安全。

在过渡期间,受影响商家尝试把商品带到林明市镇销售,惟因无适合的临时卖场及无持临时执照,多次被当局刁难,生意难做,雪上加霜。

因此,有鉴于林明为旅游区的大前提下,他们希望关丹县属尽速维修林明旧吊桥。

游客吊桥上摇晃

基于安全起见,关丹县属已采取封桥措施,惟缺乏危机意识的游客视若无睹冒险过桥,甚至在吊桥上表演“摇晃”动作,险象环生。

此林明旧吊桥是林明旅游主要地标之一,也是林明文物百年遗产,游客们喜使用此座旧吊桥,到对面港购土产或林明面等。

部分缺乏危机感的游客,基于无置放严禁使用危桥的指示牌,贸然推开警戒线绑,继续使用旧吊桥,从市区通往对面港。

村民担心,若是发生意外会影响林明旅游业,百年历史文物遗产或从此从世间“人间蒸发”。

周国良:应保护旧吊桥

巴耶勿刹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阿都马南华社特别事务官周国良呼吁游客照顾安全,协助保护属于历史文物遗产的林明旧吊桥。

另外,他也善意劝请游客不要随便在吊桥上摇晃,因这属于危险动作,对桥身及个人安全无好处。

“游客们必须注意自身安全,在旧吊桥未维修好前,暂时不要使用,建议游客们使用另一座吊桥进入横港。”

他说,基于周末是游客流量高峰期,会通知警方派员在吊桥驻守,确保游客安全。

他指出,此座吊桥属于关丹县署管辖,已派人前来了解损坏程度,委派承包商维修。

叶志孚:无法到横港购土产

公正党林明支会主席叶志孚说,自林明旧吊桥禁使用后,游客无法到对面横港购买土产,造成经济损失。

“商家在这过渡期,听取导游建议,到林明市镇销售产品,惟面对种种问题。”

市镇卖土产遇阻扰———商家●周国明

我们尝试把商品带到市镇售卖,惟接获投诉及面对关丹县属诸多阻碍,生意额下挫逾70%。

希望当局在近期内修理好林明旧吊桥,恢复客源流量,刺激林明经济脉搏。

我们手工制作的林明面,沿用最传统古早方式,现已是第三代,而公开制作流程,更是吸引游客慕名前来的卖点之一。

游客嫌远不来购物——商家●周国雄

自林明旧吊桥倾斜后,游客无法从吊桥进入对面港,生意受影响约70%。

虽然游客可使用另一条吊桥进入,惟行程较远,一般游客仅在吊桥拍照就离去,因不方便而无前来购物,继而损失潜质客源。

除了林明面,也有制作及售卖椰子饼、炭烧鸡蛋糕及蛋散等。制作林明面,擀面必须手工制作,生产的林明面才具有口感及有弹性。而游客对手工制作流程有浓厚兴趣,因这传统古早法已买少见少,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及拍照等。

游客较爱用旧吊桥———商家●陈秀莲

自上个月林明旧吊桥“封路”后,游客过不来,生意受挫逾80%。

林明旧吊桥,是林明旅游区地标之一,游客喜使用此吊桥过来购买土产。

店铺所售卖土产包括蛋散、烧肉、猪肉丸及林明面等。制造蛋散流程半手工半机器,以保留传统古早味道。

~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

Monday, July 14, 2014

停电断水冲击林明 旅游业者生意难做

停电断水冲击林明 旅游业者生意难做


国能技术组今早在林明横港抢修电缆。

随着这星期内小停电频频的“预兆”,昨晚林明大停电,而面对水电基本设施不足问题,业者担心接下来的开斋节旅游旺季受到影响,林明旅游业首当其冲。

昨晚约10时30分,林明大停电,部分波及地区如新路口、横港、老火较等,停电超过12小时。另外,居民连月来陆续饱受断水、水压低之苦。

商民:越来越严重

商民申诉,林明水电供设施问题,凡佳节、或周末等大日子,因游客人流暴增,面对停电断水的次数增加,而这次,却连平时日子也遭受停电断水之苦,情况似乎趋向严重,希望当局关注。

商民说,从这星期起,小停电次数频频,平均每日小停电2至3次,昨晚终于大停电。

他们认为,随着林明旅游业发展蓬勃,民宿如雨后春荀冒起,基本设施如水电供设施、油站及出纳机服务等,也应提升平行发展。

昨晚无预警停电,饮食业者打电池灯继续营业,食客善用智能手机“照亮光明”、部分民众更因林明镇瞬间陷入黑夜,摸黑回不了家,宁愿在饮食档口痴等电源恢复,有者更因连夜停电饱受蚊叮之苦。

今早国能技术组到林明横港进行电缆抢修工作,至于具体停电原因,还在调查中。

彭水务公司抢修 开斋节前解决断水

彭亨水务管理公司公关惹化指出,林明滤水站因前2、3天面对电供问题而无法正常操作,不过这随着国能供应发电机后,目前该站已恢复操作,水供应已恢复正常。

他说,林明滤水站面对操作故障,除了林明水供受影响外,最远一站的班珍廉价屋区影响最大。目前,该公司已着手进行短期方案解决班珍区水供问题,预料开斋节到来前即解决问题。

难向顾客交待——饮食及民宿业者●胡永顺

从这星期起,停电次数频频,平均每日2至3次,这次大停电最严重。前天又断水,昨晚则水压低。面对断水停电,饮食业更是深受其苦,甚至被迫暂时休业。”

我们最担心的是,接下来的旅游旺季若再发生类似情况,林明经济及旅游业将受挫。”

若频频停电断水,游客会因不满而投诉,业者也难于交代。

上个月,疑是电压不稳,店内冰箱引擎烧坏,损失逾千令吉。

希望政府关注林明所面对的水电供基设问题,给予协助。

黑漆漆怎回家———村民●林成侨

频频断水停电,快受不了了,天气又热,蚊子又多,生活作息完全被打乱。现在停电了,黑漆漆一片,连回家的路都看不到。

希望政府关注林明水电供基建问题。

折腾游客不该——民宿业者●曹伟祥

林明旅游业凡大日子或周末面对水电供基建问题快十年了,个人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应提升水电供设施,才不致于发展失衡。

开斋节黄金旅游旺季将至,希望不要再发生断水停电类似情况。

游客是来游山玩水的,不是来面对无水电供的折腾,轻者向业者投诉、重者要求退钱,直接影响旅游业经济。

因此,希望当局关注及解决林明基建问题,包括完善的水电供设施、油站及出纳机等。

打乱生活作息——杂货商●钟水泉

今次停电已超过12小时,生意大受影响,若继续停电,唯有选择提早打烊。

又断断续续没有水来,来一下,又停几个小时,生活日常作息完全被打乱。

这个星期起,停电断水的情况愈发严重了。

恐需暂时休业———理发业者●黄美娇

从昨天晚上到今早都无水供,开门做生意完全靠水箱储存水,而水箱水只能维持一天,若继续断水停电,恐要暂时休业。

希望当局解决林明水电供问题,我们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此频频断水停电的现象。

~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

Saturday, August 17, 2013

看林明社区歷史文物展

看林明社区歷史文物展‧听老矿工诉说採矿



你知道锡矿原石是怎样的吗?矿工们如何测量锡矿的纯度?矿工们把锡沙装进测量杯,再拿去秤,只要测量杯里的锡沙达到一定的重量,锡沙的含锡量就符合標准了。(图:星洲日报)

想更瞭解林明矿工的生活面貌吗?快来参观林明社区歷史文物资料展。

这项展览目前正在林明客属公会大厅展出,直到本月17日为止。所展出的歷史文物,都是由林明矿工们的“个人珍藏”。

这些珍藏包括了早期林明开採锡矿所使用的工具,如鉆洞机、尖嘴锄头、锡矿测量杯、模具等。

展览会场上有负责人驻守,向访客讲解林明矿工在早期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在地底矿场进行採锡。

运气好的访客,还有机会亲自向在场的老矿工请教如何使用各种採矿工具,以及听老矿工诉说当年採矿的点点滴滴。

林明社区歷史文物资料展是配合林明华小百年校庆的活动之一,展出的时间是从早上9时至晚上9时。

(星洲日报/东海岸)

Sunday, July 14, 2013

游客假日前预订 林明民宿一房难求

游客假日前预订 林明民宿一房难求



适逢8月学校假期、开斋节及新加坡国庆日, 即使公共假期一个月后, 客房日前已告爆满, 一房难求。

汲取过去订不到房间的经验,游客提早订房,造成林明民宿提早爆满,距离假日一个月,已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适逢8月学校假期、开斋节及新加坡国庆日,林明掀起投宿民宿热潮,客房爆满,一房难求。

林明民宿业者受访时说,从8月8日至10日期间,客房爆满,其他日期如8月11日至18日间,还有空房,这期间的订房率处于50至80%不等。

6个月前预订

“适逢学校假期及两国公共假期,民宿业者今年1月起已开始陆续接到客房订单,预订询问电话从不间断。”

业者们说,也许游客汲取过往林明民宿逢假期爆满经验,纷纷在6个月前陆续预订房间,避免最后一分钟吃闭门羹。

部分业者指他们所接到的订单已排到11月份,有者则表示陆续收到明年农历新年的订单。

导游司机业者表示,在8月8日至10日,预定前往彩虹瀑布行程的订单近乎爆满。

“前来观光的游客多来自新加坡、吉隆坡、柔佛及槟城等,有者旧地重游,当然也不乏因林明口碑佳,慕名到来的游客。游客欣赏林明的大自然景色、如在晨曦看日出云海或到彩虹瀑布一游,还有这里的清新空气、罪案低及乡情浓等因素。”

原本配合开斋日关闭 锡矿隧道或另安排开放

关丹市议会主席拿督朱基菲指出,林明锡矿隧道将配合开斋日关闭两日,之后听取民意后,即表示会另作内部安排。

另外,每逢假期旺季,基于游客激增,林明面对的问题就是电水供不足,希望州政府可以加以关注此事。

在上两个月黄金假期周,到访林明的人数已冲破1万人大关,显示其旅游潜能。

不少游客旧地重游———林明旅社老板●胡荣顺

目前,8月8日至9日已经没有空房,其他日子则有空房。

或许公共假期、加上学校假期,休假多,方便策划假期,一家大小去度假。

游客多来自柔佛、槟城及吉隆坡等地,当中不少游客是重游旧地,因为喜欢这里优美环境及清新空气等。

虽然上述日期客房已满,不过平均每日都会接到预订电话。

游客不辞老远来玩———林明山民宿老板●朱敏宾

从8月8日至10日订房率爆满,学校假期间其他日期还有空房,订房率同样地相当踊跃,已达80%。

游客来自新加坡、吉隆坡、柔佛及槟城等,有些游客重游林明多次,也有大部分游客因口耳相传下,趁公共假期及学校假期,慕名到来林明一游,享受大自然景点。

赶工增设空房应付——林明山顶小息馆●梁永康

8月8日至10日的房间已爆满。

为了应付游客对民宿骤增的要求,目前正赶工增设空房计划,希望工程可以赶在开斋节学校假期前完工。

客房爆满电话不断———林明河畔度假村老板●何云盛

配合学校假期及公共假期,8月8日至10日的客房已满,至于11日至18日,订房率已达50%。

有些游客重游林明,他们喜欢这里的大自然景点,借此放松心情及减压。

即使目前上述日子客房已满,不过陆续还接到预订房间的电话。

空房订单排到11月———林明乡村度假村老板●曹玮祥

从8月8日至10日的客房已爆满,差不多3个月前已接到订单。

目前,接到预订空房的订单可以排到11月。

除了上述日期爆满外,其他学校假期日子即从11日至18日,还有空房。

报道: 李明珠(南洋商报)

Friday, June 28, 2013

New English village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New English village to be constructed to attract more tourists

RAUB: The “Little England” of Frasers Hill will have its twin village in the area as another attraction for tourists.

Tourism and Culture Minister Datuk Seri Mohamed Nazri Abdul Aziz said the British concept of picturesque surroundings with its beautiful highland flowers and landscape together with the colonial bungalows left behind by the English administrators on Bukit Fraser are among the present attractions to tourists.

Mohamed Nazri said as a place to crave peace of mind and temperatures between 17 and 24 degrees Celsius and filled with flower gardens and beautiful scenery, Bukit Fraser had been known as one of the resort’s most popular highlands in the peninsular apart from Cameron Highlands and Genting Highlands.

He said there would be no further excessive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for additional accommodations despite the hill which is most visited and experiencing traffic congestion at times.

“The Little England concept and atmosphere with its colonial buildings, including post offices, bungalows, police stations and hotels built by British are the attractions.

“Tourists visiting this place are not for entertainment or extreme night life. However, they are on top of Bukit Fraser to seek nature, cool atmosphere and listen to the chirpings of the wild birds and other species of migratory birds.

“However, if there is a small English village to be constructed here with the similar Little England concept portrayed, it will further attract visitors and their stays will be extended,” Mohamed Nazri said after closing the 26th International Bird Race competition recently.

Also present were Pahang Tourism and Culture Committee chairman Datuk Mohd Sharkar Shamsuddin, state exco Datuk Shahiruddin Ab Moin, Bukit Fraser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general manager Datuk Mohd Hanafiah Abdul Mutalib and his deputy Ishak Mokhtar.

Mohamed Nazri said the ministry too would study the suggestion to have a cable car service for easier access to the hills to reduce the traffic flow and congestion.

He said like some parts of the hillside tourists destinations in the country, travelling in cable cars would gi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the tourists to have a beautiful view of the lush green surroundings compared to travel via land vehicles.

“There will also be the impact of the economic spillover to the locals and reduce the needs of additional rooms on top of the hills because the tourists can spend their night in Raub town and during the day time, they can visit Bukit Fraser via the cable cars.

“Because we want to limit the accommodation facilities on the hills, Raub town will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place for accommodation,” he said, adding that locals including hotel operators and other entrepreneur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economic spin.

Mohamed Nazri said however, the cable car plan would only be realised after all aspect of studies includ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was conducted and agreed upon.

He said Bukit Fraser, which was at 1,524m above sea level, had innumerable plants, birds and animal species and any excessive developments would affect its rich flora and fauna.

~News courtesy of The Star~

Sunday, June 16, 2013

口碑佳创纪录 两周校假万人游林明

口碑佳创纪录 两周校假万人游林明



到林明一游, 又怎能错过到锡矿隧道探秘。

短短两周学校黄金假期,慕名到林明一游的游客人数冲破1万人次大关,将林明山城挤爆。

根据林明博物院纪录,从5月24日至6月9日中午1时,到访该院人数已达1万309人次,除了本地游客,到访的还包括新加坡、德国、法国及印度等外国游客。

此外,在今年1月1日正式开放让公众参观的林明锡矿隧道,从上月24日截至6月8日,从到访人数纪录表显示,到访人次达6001名游客,刷下新纪录。

较早前,多家民宿业者受访时曾表示,在上述黄金周期间,订房率爆满。

小事故没造成冲击

从朴实小镇,到崛起为旅游热点,林明靠的是游客间口碑相传,当中旅游热点包括到林明山看日出、林明锡矿隧道及林明博物院历史探秘、及彩虹瀑布的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等,来一趟心灵之旅。

然而,这两周期间,林明也发生一些事故,例如锡矿隧道内旷工模型断裂突然倒下压伤游客事件,及突发水灾1小时等,所幸并未对林明旅游业构成负面影响。

目前,学校年中假期已结束,游客纷纷收拾心情返回工作岗位,林明暂时恢复平静淳朴面貌。

~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

Tuesday, June 11, 2013

塑像压伤游客后没关闭 林明锡矿隧道照常开放

塑像压伤游客后没关闭 林明锡矿隧道照常开放



矿洞内的塑像都挂有“切勿触碰” 的告示, 提醒游客小心。

关丹市议会主席拿督祖基菲强调,林明锡矿隧道照常运作,并且绝对安全,继续对外开放。

他是针对外传指日前在林明锡矿隧道内的矿工塑像倒下压伤游客事件,导致隧道暂时关闭的传言,因而出面澄清。

禁游客触碰

他补充,该地方议会已在矿场内的塑像张挂告示,提醒游客勿触摸、倚靠或坐在塑像上。

“游客必须禁止触碰只供展示用途的矿工塑像,我们只允许游客使用矿场内设立的资讯器材,让他们能更进一步了解锡矿场的历史。”

祖基菲说,我希望游客合作,遵守隧道内的指示,以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确保游客安全 隧道拟装电眼增保安

市议员拿督苏海米说,该会计划在隧道内安装闭路电视,以及增聘保安人员,以加强隧道内的保安工作。

“除了能监控在隧道内参观的游客,同时也可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他说,虽然早前发生塑像倒下压伤游客事件,但游客无须过于担心,因为其他的塑像是绝对安全的,问题只出在相关肇事的塑像而已。

他也说,该市议会的工程师将会在近期内针对该事件展开调查,并提呈详细报告。

上周六(1日)下午3时左右,一名来自柔佛的游客蔡传捷(52岁)被一尊置放在板凳旁的混凝土矿工塑像倒下压伤,导致其左边腰部受伤。

所幸事发时,事主蔡传捷及时闪开,免受30公斤的塑像落在自己身上,否则他将蒙受更严重的伤害。

蔡传捷是与妻子及亲友前往林明锡矿隧道观光,但基于发生事故,他被迫在当地医院留院观察。

~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

Monday, June 10, 2013

Sungai Lembing town 林明小镇



林明矿洞塑像倒下压伤游客

林明矿洞塑像倒下压伤游客‧三苏:或有游客曾摇晃爬塑像



林明矿洞隧道內的矿工塑像每个都掛有“眼看手不动”的警告標语,同时以铁线加固,避免意外发生。(图:星洲日报)

关丹市议会体育发展及旅游组主任三苏说,林明矿洞隧道塑像倒下压伤游客意外事件的发生,不排除事发前曾有游客摇晃或爬上塑像,导致塑像的脚部断裂倒下。

他说,放置在矿洞隧道里的矿工塑像安全及稳固,还有铁线加固,理应不会如此容易倒下。

“无论如何,上述的说法只是推测,因为没有人看到意外发生的经过,只能根据伤者的口述进行调查。”

他再三强调,林明矿洞隧道的结构是安全,如果工程师的调查报告显示矿工塑像不安全,则会被移走。

首2月5千人访林明矿洞

他透露,林明矿洞隧道首年初开放以来,首2个月已吸引超过5千人到访,为关丹市议会带来15万令吉的收入。

“这2个星期的学校假期有许多游客到访,在6月3日星期一当天,共有1千名游客进入隧道內参观。”

另一方面,关丹市议会游泳池6月3日重新开放,首天入门票收入达600令吉。

首相拨款500万添设施
关丹总站延至8月启用

首相额外拨款500万令吉增添设施,关丹综合巴士总站延迟至8月才启用。

关丹市议会常月会议披露,关丹综合巴士总站工程本来已完工,但是后来首相到访后获得额外拨款,以增设闭路电视、闸门等设施。

由於现有的临时长途巴士站已使用一段长时间,已引起民眾不满,所以民眾要求及早启用新的长途巴士总站。

(星洲日报/东海岸)

Pahang FM radio frequencies

  Bukit Istana    88.10 MHz - Radio Klasik  89.90 MHz - TraXX FM  90.70 MHz - Ai FM  91.90 MHz - Minnal FM  92.70 MHz - Pahang FM  93.50 MHz...